她当机立断,不等汪大人下令,朗声道:“各位叔叔伯伯,大夫既已查明我们铺子的酒有问题,我们绝不抵赖,官府也会还你们公道。不过,若是有人愿意私了,我会当场三倍赔偿酒钱,还会额外补偿他三两银子,银子我已带来了!”
汪大人被她抢了话,正自皱眉,听到这话又点点头,她这个办法若能解决一部分苦主,衙门里少些人去嚷嚷,他们办案的人总归舒服些。
于是他也道:“这位夫人所言极是,若有人愿意就地私了,再好不过,若你们担心这位夫人食言,本官就派人看着她把银子发到你们手里。”
不少人中毒不深,一听有三两银子补偿,都很动心。
聂兰台又道:“解药已经在路上了,很快就到,放心,这个钱都由我出,你们免费领取解药,官府的人可为你们保证。”
汪大人心想这小丫头还挺会收买人心的,不过他巴不得把所有苦主都就地私了解决,自己乐得清静。
又点点头,朗声道:“不错,本官为你们保证!”
众人见京兆尹大人都出面做保了,当下纷纷表示愿意拿银子私了。
汪大人这才道:“来人,把这家酒铺封了,这酒铺里干活的人全部带走,不愿私了的苦主,一并去衙门。”
衙役手脚麻利地给酒铺上了封条,掌柜、酿酒师、伙计等人全部带走,聂瑶台是酒铺东家,也一并去了,李汉子一家是最大的苦主,也跟着去了。
聂老爷子担心聂瑶台在衙门受苦,也一同去了衙门。
有些不怕事大的苦主跟着去了衙门,大部分则坐在原地等解药和银子。
去抓药的樊雪音等人还没回来,聂兰台便先让蓝鹊和白鸽在两个衙役的监督下给众苦主发银子。
将将把银子发放完毕,樊雪音和绿鸭翠鸟还有一名药铺伙计提着大大小小的药包回来了。
樊雪音把药分给大家,樊老爹仔细叮嘱众人,教他们如何煎,如何吃,还不时安抚道:“放心,放心啊,你们这些人喝的酒不多,中的毒都不是很要紧,两剂药吃下去就好了啊。”
聂兰台又道:“请大伙在这边来署个名,待我们把这件事情调查清楚之后,还会给再给每人一两银子作体恤金。这次给大家添麻烦了,我们万分抱歉,等我们的酒铺再开张,大家可以凭这份署名来领银子。”
到了京兆府衙门,汪大人先留苦主在堂上陈情,便着人将聂瑶台一干人等带到关押室暂且看管起来,等问完了苦主再行问话。
聂老太爷本想跟着聂瑶台进关押室,被她竭力推了出去,让他在外面等着。
关押室里阴暗潮湿,连个坐的东西都没有,他本来膝盖不好,可别引得老毛病犯了,更添麻烦。
贾掌柜抱膝坐在角落里,神色惶恐不安,忧心忡忡地问聂瑶台:“东家,这都闹出人命了,咱们还能出去么?”
聂瑶台道:“只要我们自己没问题,是别人动的手脚,就一定能查出来,等真相大白,官府自会放人。”
贾掌柜急道:“我们日夜呆在铺子里都不知道那酒被谁动了手脚,官府怎么查得出来?若是查不出,官府肯定就直接怪我们头上了,那我们就没救了呀!”
方水清倒比他镇静得多,安慰道:“掌柜的放心,这番薯酒是我酿的,就算要偿命,也轮不到你,我会负责的。”
聂瑶台见他从容不迫,敢作敢当,心中也是甚是欣赏,问道:“你再仔细想想你酿酒的每个步骤,放的每样材料,确定那罗乌藤不是你自己放进去的?”
方水正色清道:“这种事情我绝不会记错,我酿酒要用哪些原料,我记得清清楚楚,毕竟我每酿一种新酒,也是千辛万苦,配了又配,调了又调,最后才有成果的。哪些东西放多少,什么时候放,都有严格讲究,总不能说想加什么就随意加什么,随便哪一步不一样,味道就不同了。罗乌藤这个东西我只是有所耳闻,从未见过,绝对不是我放的!”
“那就好,我相信你。”聂瑶台道,“且等着吧,放心,兰儿会有办法查出真相的。”
方水清摇头道:“我自己死不足惜,但我对不起东家。我一心只知道酿酒,从未想过有人会在我酿的酒里动手脚,我日夜都在铺子里,竟不知何时遭人暗算,如今闹出了人命,害得东家酒铺也被封了,我实在是死有余辜!”
聂瑶台温言道:“酒铺封了没事,总有再开张的一天,只要把这事解决,日后多加小心就好了。你也不必过于自责,这是有人蓄意陷害,咱们防不胜防,当务之急是好好配合官府和兰儿,赶紧把那凶手揪出来。”
方水清对聂瑶台深深一揖:“多谢东家!我没想到我这么幸运,能碰上这么好的东家,出了事,不怪罪我,反而安慰我。”他双眼微红,显然十分感动。
聂瑶台道:“你们为我的酒铺尽心尽力,一起把酒铺经营得越来越好,有钱我跟你们一起赚,有事我自然也跟你们一起担。”
听她如此说,贾掌柜等人心宽不少,神情也不如先前那般焦急了。
约摸三刻钟后,一名差役来传唤众人前去公堂问话。
汪大人办案甚是细致,差役查封酒铺的时候,他特地命人从铺子里带了一坛有问题的番薯酒回衙门,请了有经验的仵作和大夫一起来验酒。
那坛酒和李汉子的酒葫芦摆在一起,仵作和大夫验过之后,均说问题就出在那罗乌藤,跟樊老爹所说并无二致。
汪大人指着酒葫芦和酒坛,问贾掌柜:“这酒里的罗乌藤把酒变成了毒药,你们做酒铺生意的,料想不会自己放那些东西进去害人,好好想一下,最近可有什么可疑之人去过你们铺子?”
贾掌柜等人听他这么问,立即苦苦寻思起来。
正绞尽脑汁,一个伙计突然道:“我想起来了,几日前,有个年轻男人来了咱酒铺,我瞧他不太对劲。”
汪大人颔首:“接着说。”
伙计道:“那人说他来买酒,但买了酒之后却不立即离开,而是说自己对酿酒很感兴趣,就跟方师傅聊了起来。方师傅约摸跟他说了一刻钟的话,还带他去看了自己酿的酒。那人后来又在咱铺子里逛了好一会才离开。”
汪大人问方水清:“可有此事?”
“确有此事。”方水清点头道,“小骆这么一说,我也想起来了,那人当时看着没什么,现在想想的确有几分怪异。他说他对酿酒很感兴趣,对我百般奉承,我特别高兴,以为找到了知己,就事无巨细,什么都跟他说,还带他看了我酿的酒。如果说谁有可能往酒里投东西,那个人大有可能。”
贾掌柜也道:“必是他无疑了!当时听他打听方师傅,我也瞄过他一眼,担心他来偷师,但方师傅自己不排斥,我就没有多管。”
汪大人问:“你们还记得那人的模样身量特征么?”
三人都描述了几句,汪大人便让人去请画师。
画师到了后,照着三人所描述的,很快就将一个男子的半身像画了出来。
差役把画呈给汪大人,汪大人看了看,又把画像扬在手里,问道,“可是此人?”
方水清三人齐声道:“就是他!”
虽然只有七八分像,但若凭此画像去找人,也绝对不会认错了。
汪大人又问:“可有人认识此人?”
问了两遍均无人回答,汪大人刚要丢下画像,突然堂下有个中了毒的苦主站出来,叫道:“回大人,草民认得这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