鲤鱼乡

繁体版 简体版
鲤鱼乡 > 犬夜叉之红线 > 第17章 第 17 章

第17章 第 17 章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偶有行人经过,见到这颗枝干虬札的大树,询问同伴,“这棵树是什么品种?我怎么从没有见过?”

同伴道:“世间万物品种繁多,有不认识的也是寻常。”

有人道:“传说中这棵树不同凡响!乃是从天而降,不到十年便成了这片山腰的霸王。你看,它的周围连棵树苗都没有!”

行人颔首赞同。

“山下的村民见到这棵树长得好,便折下树枝想要移栽,你们可知最后如何了?”

被挑起兴趣的同伴问道:“如何了?”

“没有一株可以成活的,最后全部都死了!”那人继续道:“这棵树不开花,不结果,移栽却又活不了。你们说奇不奇?”

几人都笑开了,谈笑间摇着扇子去往别处。有人晚年写书时想起了这个故事,便将它写入书中,一时广为人知。

又十年,有权贵在西岭山圈地建园林,将这棵树圈入其中,围着他建了个寺庙,自此做了守门树。

几十载风云变幻,朝代变迁,权贵没落,王都北迁,园林自此荒废。这棵树却是愈加繁茂,生机盎然。

又十年,一个四处游历的武功高强的道人看上西岭山这片宝地,便将它买下,建了自己门派。山腰的这棵树被道人看上,成了道人练功的旁观者。

今天下四分,北地玄帝,南地赤帝,东方青帝,西方白帝。分裂已有百年,其下暗流涌动,各方势力频频交手。隐居者感慨道:天下将乱矣。

传说四方皇室皆有神族血脉,只是开枝散叶之后血脉稀薄,除了寿命接近两百,也如常人一般历经生老病死。

正值壮年的赤帝育有三子,长子次子是皇后所出,三子是贵妃所出。长子为太子,居东宫。次子为荣王,据荣王府。

南莲城是赤帝都城,也是水城,城中吴侬软语,小桥流水,尽显南方的婉约。百年太平让南莲城夜夜笙歌,南来北往的商人聚集在此,感叹城中的繁华,行走的百姓皆是面色红润,衣衫整洁。

几个外来的商人坐在酒楼品味南莲城的特产,“你们知道赤帝的都城为什么叫南莲城吗?”

“为什么啊?”

“传说中,赤帝与开国皇后恩爱两不疑,皇后喜欢红莲,于是城中遍植莲花,花开时如同火海一般,美丽极了。于是此地便被称为南莲城,岁岁如此,名称就此流传下来了。”

“可惜,如今的赤帝没有继承祖先的痴情啊!”有人可惜的感叹道。

“怎么不痴情?原本对皇后堪称百依百顺,如今对贵妃一心一意怎么不算痴情呢?”说着,几人哈哈大笑。

“不过,我听说赤帝的二皇子荣王是个痴情种,至今内宅也只有荣王妃一人呢!”

“可惜,荣王妃至今无子,不然也算是一段佳话!”

路过的店小二消息极为灵通,插嘴道:“你们的消息落后了!荣王妃早都有喜了,算算日子,如今也快临产了。”

又有人小声道:“可是我怎么听说,原本的荣王妃精通四书五经,师承秦大儒,堪称风华绝代的一代才女,本来要进入朝堂的,最后不知怎得,嫁给了荣王,没于后宅,自此沉寂。”

“是啊!我还听说,荣王妃不是自愿嫁给荣王的.......”

“怎么可能呢!你们别造谣啊!人家夫妻举案齐眉,你们在后面嚼什么舌根?”

“......”

荣王府,正院。

进进出出的丫鬟嬷嬷端着满是血水的铜盆,容貌儒雅的荣王焦急在外面踱步,不时的朝屋内张望。

惨叫声直插云霄般的从屋内传出来,女子的哀嚎声、丫鬟的催促声夹杂在一起,让人心烦意乱。

“王妃,使劲!使劲!”

“马上能看到孩子的头了!”

“........”

夕阳西下,一阵婴儿的啼哭声传来,荣王如释重负的松了口气,掀帘向屋里走去,却被皇后派来的嬷嬷拦了下来。

一个嬷嬷抱着襁褓喜气洋洋的走了出来,“恭喜王爷,贺喜王爷,王妃娘娘生了个小郡主!您看,郡主的眉心还有一个莲花状的眉钿呢!”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