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午三点,按理说不是餐饮的高峰期,但是宋明韵眼瞧着外头的位置都坐满了人。
看到她掀帘子进来,赵舒也只顾得上用手势招呼她自己找位置坐。
宋明韵发现摊子上还有一个她不认识的中年妇女在忙碌,做些切菜打杂端盘子的事儿。
宋明韵看了会儿,知道赵舒这会正忙着,也不添乱。待了会儿就离开了,跟赵舒聊天也不差这会时间。
走的时候宋明韵顺带着抱走了在室内犯困的的荔枝,离开的时候示意赵舒看,她把人带走了哈。
市场内入驻了很多针对孩子的商家。
九十年代的教育热潮已经初见端倪。宋明韵在赵舒店里待着无聊,不如带孩子多见见多体验一下。
宋明韵带着孩子来到室内乐园,店里的设施还远远算不上精致,但光一个滑梯,还有沙子,就能吸引孩子的目光。
不倦怠了,说来也奇怪。有些人小时候的精力才是最旺盛的。
那时候,每天都重复一样的事情,也不觉无聊。
从室内的间距上看,应该是三间打通,室内拐角处有向上的楼梯。
比起一般不涂漆的墙,店内的装修明显是下了很大功夫,不像她的服装店,店内没挂白腻子,还是深灰色——水泥的颜色。
店内的墙面上充满了彩色的绘画,童趣非常。打一眼望去,宋明韵就已经看到了齐天大圣,七色鹿……
而怀里原本无精打采的人也有了精神,缓慢地在怀里动来动去,示意着自己要下去。
宋明韵顺势把孩子放在了地上。荔枝一会看她,一会又踌躇地看在排队的其他小朋友。这孩子还有点小害羞,宋明韵摸摸她的头,小声道,“过去排队吧。”
宋明韵余光看着孩子,起步走向柜台。她明显看到孩子东张西望,看到她的走向才又安心排队。
她觉着奇怪,之前不觉得荔枝怕人啊。莫不是,她养孩子的问题?不然为什么她养着养着两个孩子的性格就这么趋于一样了?
她看得见的店内的工作人员有两三个。不算多,在她看来,这种针对孩子,尤其是幼龄儿童的区域,大人还真是少不了。
孩子们都是捣蛋鬼,这种还没有形成正确观念的小孩子最好搞,但是也最难搞了。
方才前台的工作人员对她的到来没表示出来任何销售欲望。
宋明韵心下暗暗评判,员工好像有待再培养啊。
她来到前台,短发的小妹坐在凳子上,也不招呼。
宋明韵也没有什么聊天的欲望,索性自己抽了张传单、
值得一说的是,她抽传单的时候,小妹也只是面无表情地看了她一眼。
宋明韵笑笑不说话。
店内不算安静。除了孩子稚声稚气的声音,还有家长闲聊的声音。
在这样的环境下,宋明韵听到一声足以震天喊地的哭声。
宋明韵转头去看,经典场面。两个孩子争东西,一个得意洋洋,一个爆哭,赖在地上不起来。
家长去拉反而还被踹了一脚。
哭得超大声的男孩家长,从表情上看是明事理的。第一反应像是不忍直视。
于秦的确如此,她这会的状态就是两个字,丢人。
她跟孩子爸爸都是个体户,平日里她就跟着孩子爸爸一起跑车,把这边的东西运到那些偏僻的地方。路上很辛苦,但是收入却不错。相应地,孩子就是归她妈妈那边在带。
老一辈的,不惯儿女,她平日里只听到她妈说小磊这孩子跟人起争执,孩子被惯的脾气大了点。
她原本没当回事,她小时候也被她妈说过脾气不好,可事实是她脾气真算是不错的了。再没点脾气就成面团捏是人了!
但是不成想,在外头这孩子是这样的啊。她妈当时可不是这么教她的,于是她才放心把儿子交给她妈带。
她拒绝让她公公带孩子就是因为这点,孩子要星星不给月亮的!结果可好,呵,这边也是这样的。
不用说了,她是铁了心的要把孩子这种随地撒泼的行为纠正过来,大不了就是不跟车了。
另一边,宋明韵偷偷招呼荔枝出去,小孩一边走一边恋恋不舍的看着还玩上的滑梯。不吭声,但是身体摆出来不乐意走的姿态。
宋明韵只好凑到孩子耳边,“妈妈带你去其他店里看看,那边也有滑梯。”荔枝不再抗拒,宋明韵抄起孩子离开店里。
她没编瞎话,的确在其他店里也看到滑梯了。但是也是一个吸引孩子注意力的招。
她实在不希望孩子见到过多的家长扯皮吵架之类的事情。
算是私心吧,她哪能保证事情不往孩子心里去呢。
不如转换地盘,这种糟心事能少看见一件是一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