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能够预料到,初期盈利怕是一件很难的事情,那么原始资金的积累必须继续,现在这点还远远不够。
她们一家四口的抗风险能力还远远达不到预期。
猛灌一口鸡汤,跟事业有成美美享福的兴奋剂,宋明韵报名后离开学校。
从这天起,她晚上就得按时按点来这边学习了。
宋明韵乘着晚风,坐车回家。
人生还是有点奔头,这一天天才好过。想要骡子一直跑,前面最好一直钓着一根胡萝卜,一个接一个,一直不满足,一直在眼前。
这次她到家的时候,赵舒跟两个孩子已经在了。
宋明韵又在这边购置了两辆自行车。
赵舒买东西上下班,都更方便点。她现在相信钱不是省出来的这句话了。
她很清楚地知道,钱是会贬值的,在未来的几十年里。
宋明韵跟赵舒讲了自己还要再进一步学点东西这件事。她晚上到家怕是得十点多钟了,不提前报备一下也不合适。
一听她这时间点,赵舒眉头一皱,“这个点,有点晚了。一个人在路上不太安全啊。”考虑到晚上不安全的问题,但还是没有太好的办法。
路上还是只能防范着,辣椒水是离不了手的。隔日还能再问问陈钧他这儿有没有合适的人推荐,学点防身术。
没有的话就打听打听现在有没有武术培训班这类的机构,她还真是不清楚市面上有没有这种东西。
记忆中九十年代教育机构发展的比较蓬勃。其余的倒是不清楚了。
赵舒面上还有担忧,但也只能如此。哎,家里还是有个男人好……
宋明韵不知道赵舒心里想些什么。
发展的动力有了,那么眼前下蛋的金母鸡她还得好好养着。
那么再雇两个人就是有必要的了。
店里的生意会越来越好,人流量高峰的时候她完全顾不过来,常常是喊了一声又一声。
还有别看单件衣服不重,可一沓衣服摞在一起,她搬起来也不是不费劲。
不能因为眼前看得见的利益,把身体健康给丢了。她不认为腰因为这个坏了值得。
雇了人再考虑扩大店面的事情。月牙一天变不成大圆盘,饭一口一口吃,路一步一步走。
在沉寂的夜色中,房间穿出来四道均匀的呼吸声。
*
宋明韵穿了简单的白色短袖跟黑色喇叭裤,脚上蹬着一双运动鞋,走路带风。
路过的地方传来一声声打招呼的声音。
“小宋早啊。”
“孙姐早。”
一路上带笑,跟认识的人打完招呼,宋明韵来到自家店铺。
短短几天,宋明韵跟街上不少的店主初步相识。
见面打招呼,平日里搭把手,看个店什么的也都习以为常。
宋明韵一开门,室内传来一阵热浪,她把门窗打开通风。
然后坐在门外扇风,一边跟隔壁店主聊天。
忽然想起来什么,宋明韵手写了一份招聘启事贴在门上。
几乎是她刚粘上,就有人凑在门口看她写的内容。
一边看一边念,“招收两名店员,一男一女,负责搬货理货推荐记账等杂事,要求会写字算数,月工资一百五十以上,有意者面聊。”
宋明韵没指望着今天就能招到合适的人选,不料一上午真的吸引了不少人来面试。
她思考之后,留下来三个人,两女一男。三十多岁的两个女性,男的二十九,考察期一个星期。
没有录用的话工资结三十。一个星期这个数有的是人来。
这一个下午,宋明韵都在教三个人上手。
三个人在店里多少是有点大材小用的,但是考量期嘛,多一个人也没什么。
没指望三个人第一天把店里的所有事都做好,可不得不说,学习能力也是一个蛮重要的评判标准。
宋明韵下午不忙的时候就一个一个看成果。她面上不露喜怒,看着三个人多多少少都有些紧张。
一整个下午看下来,这几个店员各有各的特点。
菊姐性格比较会来事,懂看人眼色。叶姐做事很踏实利落,记东西上稍微差了点。
男生杨哥性格比较木讷,但一把子力气没让她失望。
她初始的预想,就是招一个男性做力气活,重点就是搬东西。她这店里的强度比起很多厂里的搬运工,还是好了很多啊。最起码伤身体应该是不至于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