鲤鱼乡

繁体版 简体版
鲤鱼乡 > 亡骨医心 > 第73章 第七十三章 如愿(上)

第73章 第七十三章 如愿(上)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不是…”

“就是要吃,要多吃!”郭卫国折返回来,打断了彭越继续往下说的念头,“那个时候打仗,又苦又累,啥好的都吃不上。现在日子好了,要是连吃口吃的都不行,那不是越活越倒退了嘛!再说,女娃娃多吃一点才有劲,有劲了才能保护自己嘛!”

“对头!”夏正德跟在一旁凑热闹,“想吃就吃!钱不够,爷爷请你吃!”

有人撑腰,阚铭自然高兴极了。她挥一挥手里的点心袋子,问刚刚被打断话头的人,“听见了吗?爷爷们都说了,想吃就吃。”

“唉,别的姑娘都上赶着减肥,你瞅瞅你这…”

一句话没说完,彭越已经遭受了姜泠的一个白眼和夏正德的一番批评——

“你们这些年轻娃娃,一天天饭不好好吃,就知道减肥减肥,减啥子肥?像我孙女那种自己要减肥的,我也不好说。我一个当爷爷的都不说,你还管人家女娃儿胖不胖?你又不是她爹!”

彭越是个好脾气,被这么一说非但不生气,反倒真的反思起来。他快步跟上阚铭,“想吃什么吃什么,不够我买单!”

阚铭把甜筒的最后一点咽下去,笑眯眯地回答他,“不用,我有钱。”

一条商业气息十足的街巷还不足以让人为之停留太久,但它周边的胡同却值得。走过茅盾故居、可园和荣禄府西洋楼,又在僧王府和文煜宅逛了一圈,远来的游人这才有种被人文气息和历史底蕴填满的充实感。

卖糖葫芦的老大爷把糖葫芦绑在后座上,自己则推着自行车走街串巷。到这时候,郭卫国才买下今天的第一样东西——两串糖葫芦。

“这糖葫芦好,山楂又大又红,糖衣也裹得厚,一看就好吃。”凌岓跟着买了两串递给姜泠,“尝尝吧,肯定不亏。”

“我说老同志,您这牙能咬动嘛?”彭越总爱抓着些莫名其妙的事情问,“再说了,糖葫芦现吃最好,拿个塑料袋装起来算怎么回事儿?”

“我这不是买给我自己吃。”郭卫国把装糖葫芦的袋子小心翼翼扎紧,一脸神秘地告诉彭越,“我们连以前有个十四岁的兵,个头才到我的胸口这儿。他以前老跟我们念叨北平的糖葫芦,好不容易来一趟,说什么也得给他带两串回去。”

“……”彭越有点觉得自己嘴欠了,他叫住卖糖葫芦的大爷,学着本地人的强调说,“叔,再给我来十串儿,两串儿不够。”

大爷狐疑地看了一眼年轻人,一边给他取糖葫芦,一边嘟囔,“胃口不小啊…”

也不管郭卫国愿不愿意,彭越一股脑把十串糖葫芦塞进他手里,然后就大步流星地走到最前面去了。

老战士一时间有点反应不过来,扯住战友老夏的袖子小声嘀咕,“娃是个好娃,心也是个好心,就是有点浪费粮食。”

吃完涮羊肉回到酒店,彭越还在回味今晚的糖蒜和麻酱。

“要不然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呢!以前我一说我吃火锅放麻酱,我那些川渝朋友们都让我自己单开一桌。你看看,首都人民不就很爱吃麻酱?当然,他们的麻酱的确是很香…”

“诶,这些手链颜色怎么变了?”阚铭没空搭理老板对美食的点评,她在进门前把手链从腕上摘下来,却着实被上面串珠的颜色惊了一下——

来之前,玻璃串珠里的粉末虽说颜色深浅不一,但总体都是灰褐色的。现下回来,这些灰褐色的粉末颜色却变成了有些发亮的浅金色,一眼看上去,和玉玦在山岗上发出的光一样。

“这…骨灰应该,不至于变色吧。”彭越看了一眼他的手链,也一样变成了这种浅金色。

“这不是变色,这是愿望实现了一部分之后的必然表现。”姜泠对此见怪不怪,“你把这个当成老前辈们对我们今天的好评就是了。”

“原来如此…”古董店的老板和修复师不约而同地做出一副恍然大悟的表情,然后各自捧着手链回房去了。

在灯火通明的城市里一般很少能看到星星,首都也不例外。高楼大厦和霓虹灯藏起了星星的光,却没挡住月亮的颜色。玉玦仍在散发着柔和的金光,金光上面,浮现出一群剪影一样的人像。

“明天一大早,我们就去看升旗。本来打算十一当天去的,可是大家都说那一天人会特别多,挤都挤不进去,所以择日不如撞日,干脆明天去。”姜泠对玉玦上的“人”说,“最主要的是,五天时间很快就到了,等到十一,恐怕就…”

“莫事,莫事。”其中一个人像憨憨一笑,“能让俺们回来看一眼就已经够高兴的了,知足常乐嘛!”

“就是就是!”另一个人像点头附和,“现在的日子真好啊。我小时候根本没有钱买糖,吃肉都是只有过年才能吃上的!”

“现在的衣服也漂亮,有那么多颜色和图案!”

“可不是!额家以前三个人穿一条裤子,谁要出门、谁有急事,裤子就给谁穿!”

“还有那些大楼,以前只听洋人说过…”

玉玦上的人们叽叽喳喳讨论起今天看到的一切。尽管这只是幅员辽阔的大地上一座城市的样子,却也足够让他们兴奋了。

“你们的家书都在路上了,明天升旗回来,我再去问问进度。”姜泠听他们热火朝天地讨论,心里既高兴又低落。她斟酌着打破这片热烈的气氛,犹豫着问道,“过了明天,就彻底要走了。你们怕不怕?”

气氛短暂地静默了两秒,随后又热闹起来。

“怕啥!本就是死了的人,难道还怕这?”

“就是!老子炸药包都敢扛,哪个会怕这种事情?”

……

他们说得轻轻松松,姜泠也在这样的“轻松”中有所释然。她看着窗外一轮明月,心里有说不出的感慨万千。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