鲤鱼乡

繁体版 简体版
鲤鱼乡 > 公主殿下今天被参了吗 > 第102章 帝后

第102章 帝后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你的猜测并不错,只不过,这背后缘由有人比我更为清楚。”

吕老夫人不言,却自请出一人。

沈周容在来人出现门口的瞬间豁然起立,惊愕道:“太妃,您……您怎么来了?”

和舒太妃一脚踏入屋内,满面笑意,先是同吕老夫人请了安,这才看向沈周容,眼底满是怜爱。

“我若再不来,南境战事一起,你岂非伤心,看看,都瘦了。”

和舒太妃拉着沈周容坐在了她旁边,看了一眼吕老夫人,见其点头,郑重看向沈周容。

“接下来的话,事关天阙皇室唯一子嗣帝女明禧公主,你可决定好了,当真要听?”

沈周容从和舒太妃话中听出了他意,她的直觉告诉自己,今日听了这一切,或许她再也做不回曾经的沈周容,可若不听,困局难解,势必有无数人因此丧命。

“还请太妃告知!”

沈周容做了最后决定,无论真相是什么,她都愿意承担其后果。

在吕老夫人示意下,和舒太妃这才缓缓道出一切。

“天阙王朝自建立初期,第一任王朝帝后便成为天下人夫妻典范,其后来更是成为后世帝王之楷模。期间,帝主朝政天下,后主内宫子嗣,从来无别,直到天阙第十代帝后。”

“洵安帝少时巡游天下,结识了同样随父游历大川的苏家之女苏媞漪,因慕其才华遂结伴而行千里,期间历经人世风土,尽阅湖海潮流,更是被其偌大的胸襟所折服,遂亲自向苏家提亲。”

“苏家在当时虽无官身却不慕官身,家族行商虽未富可敌国却也安稳度日,唯一所求是为自由。因此苏家并未答应求亲,准确的来说,是苏媞漪不愿一生拘于那宫中四方天地。”

“苏媞漪于洵安帝有情,但却于心底明白自己真正所求为何,可洵安帝认定了此生非苏媞漪不可,期间三次求亲三次均未得苏媞漪同意,后来,洵安帝终于明白其中缘由,遂应下天誓,允苏媞漪婚后仍可游历天下,为此不惜请辞太子之位,终于在其二十岁时娶了十七岁的苏媞漪为太子妃。”

“成为太子妃后,苏媞漪数次与洵安帝外出皇城,查民事,安民心,可谓真正自在。洵安帝其才华谋略在其兄弟长幼中无人可比之一二,最终还是继承了帝位,苏媞漪在其继承帝位的第二日封后。”

“洵安帝并未因自己称帝而违背当时诺言,只要苏媞漪想,他甚至允其带长子出巡,就这样,媞漪皇后终年行走百姓之间,查民之微末,体民之疾苦,为此大举创办学堂,广开田地,引水入渠。”

“然,上天并未给这对仁德的帝后任何偏爱,天蒙之乱突然爆发,每次镇压后,总能在长时间的蛰伏后迅速崛起,如此历经两年后,迎来了最大规模的一次反击,那一次,王朝大军损失愈十万!”

“十万大军,在当时的王朝内并不算多,可洵安帝与媞漪皇后却从将士的迅速战败众敏锐预见了天蒙之乱的可怖性。于是,媞漪皇后带着长子迅速出宫,只求寻得天下良医,能克制天蒙蛊毒之乱,将年幼的女儿和不足一岁的幼子留于宫中。”

“当时谁也不知,这一去竟长达二十年之久,期间虽数次回宫,却也只是匆匆一瞥。天蒙之乱愈演愈烈,王朝大军从最开始的南军,到最后的西南北地逐渐加入天蒙战场,洵安帝也从最开始于王都下令部署,到最后亲自奔赴战场。”

“媞漪皇后奔走于民间十七年,为大军巩固后方物资,至最后三年,洵安帝身体因蛊毒每况愈下,毅然决然奔赴沙场,期间,许是预料到命不久矣,匆忙之中为其幼子定了亲事,便是你的母亲,老夫人第一个孩子,第五家族长女——第五司月。”

“你母亲比你父亲还要大上两岁,两人在订亲的第二个月里迅速成亲,因一直仰慕媞漪皇后为民之事,遂与你父亲一起入民间,将当时因天蒙之乱被拖垮的民生一步步重新建立。鼓励天下百姓积极营商求学,甚至四处寻找优良稻种,干旱便修渠,水涝便筑坝,甚至接过媞漪皇后因战事而停滞的抚育院,一切一切,只为恢复民生,为天蒙战场助力。”

“升平皇后与你母亲认识时,她还未出嫁,那时大安于王朝北边建国,分裂了王朝所有北方领土。升平皇后出生于文学大家佘氏一族,自幼便因媞漪皇后早年民间之事为其钦佩,一向视为钦慕对象,于是,在偶然间,与同样偷偷潜往北境抚育院的第五司月相遇。”

提到升平皇后时,沈周容看到和舒太妃脸上独有的幸福与安定。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