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淮总算明白皇上为何盛怒了,不禁为瑞王松了口气。
甄明理也跪下,道:“臣附议。此等罪大恶极的官员,污了朝廷的名声,坏了人心所向,决不可姑息。陛下乃当世明君,圣明烛照,臣等听凭陛下差遣。”
魏丞相躬身,道:“诚如两位大人所言,此等恶行,真是骇人听闻。臣奏请陛下严查,不仅是对通城的官员和贾勇,还应命吏部对官员的任命和考核做出相应举措,朝廷断不可有此等害群之马。”
顾敬看向吏部左右侍郎,目光不善的道:“吏部是怎么任用考核官员的?”
二人吓得赶忙跪下,道:“臣等失职,陛下恕罪。”
顾敬见二人唯唯诺诺的模样,气得隐隐头痛。他缓了缓,道:“司马尚书一直卧病在床,吏部不可无人主事。丞相,由你暂领吏部之事,对此事拟出个章程。”
魏丞相垂首,道:“是。”
孙言庆心思一转,还是丞相高明呀,司马大人眼看着就不行了,魏源前些日子刚办好差事回了京城。看来,丞相是要为他的儿子铺路了。
顾敬思考一番,道:“贾勇屠村之事必要审明。此事交由刑部、大理寺、督察院,三司会审。”
刑部尚书杜大人、督察院左都御史甄明理、右都御史刘监,三人应声领命。
顾敬看了眼孙言庆,然后道:“杜尚书,朕记得之前审理京中官员贪污时,孙继善做的不错。”
杜尚书躬身,回道:“确是如此。”
“嗯,就派他去通城吧。”
杜尚书躬身应下。
“孙尚书,你看户部派何人去通城?”
孙言庆稍加思索,道:“臣以为,可派程荣前去。”
“程荣……文昌侯的长子程荣?”
孙言庆躬身,道:“是。”
顾敬想了下,道:“程荣为人敦厚,办事勤恳细致。嗯。瑞王剿匪,不费一兵一卒,大获全胜,朕心甚慰。传旨,瑞王之功,待回京后再行封赏。命刑部孙继善、户部程荣即刻出发前往通城,协助瑞王查明通城匪祸的真相,一切听凭瑞王之令。杜尚书,灵山匪首木央在逃,立即下发海捕文书,全力缉拿。”
“是。”
待几人离去后,刘淮奉上茶,道:“陛下,喝口热茶吧。”等皇上饮下两口后,他关切的道:“陛下,瑞王已经大获全胜,余下的事,瑞王和几位大人必会处理好。陛下就不要再多思了,当心身子。”
顾敬捻动佛珠,道:“朕记得,贾勇是武阳大君举荐的。”
刘淮没吭声。
良久,顾敬叹了口气,将佛珠戴回了手腕。
孙言庆回府不久,文昌侯就带着好酒登门了。
文昌侯乐呵呵的道:“老弟,这两坛好酒我可是藏了许久,舍不得喝。这次特意拿过来给你尝尝。”
孙言庆笑着道:“侯爷是醉翁之意不在酒呀。”
“哈哈哈,我也不瞒老弟。这是我家夫人让我拿来的,多谢你对荣儿的提拔。”
孙言庆接过了酒,道:“咱们两家,何须言谢。”
文昌侯拍着孙言庆的肩,道:“老弟说的是。”
“此次我只是顺水推舟,若是要谢,当是要谢瑞王。”
文昌侯的眼睛转了转,道:“老弟的意思是……”
孙继善点头,道:“通城之事,瑞王完全可以自己审结,直接上奏。但王爷却上奏请派刑部和户部的官员前往,看似合情合理,却是王爷想借机提拔犬子和小侯爷。”
文昌侯不解的道:“王爷怎知朝廷会派继善和犬子前往?王爷就算是要提拔,也是要提拔继善,荣儿……”
“二公子程柏可是和王爷有同窗之谊呀。之前含春阁的事……”
文昌侯恍然大悟。
孙言庆揣着手,道:“王爷也许并不确定朝廷会派继善和小侯爷前往,只是认为有可能。之前查官员贪污,继善就得了提拔,在皇上的心里留下了印象。而且,我这么些年在朝为官,没有功劳总有苦劳,皇上心中有数,多少会提拔一下继善。而我担任户部尚书,若是由我举荐人选,必会是小侯爷。”
文昌侯道:“瑞王……可真是……佩服,佩服。”
孙继善回府后,文昌侯就告辞了。
孙言庆嘱咐了儿子一番,让他到通城后一切都听从王爷的吩咐,切勿擅自做主。孙继善一一应下,吩咐下人收拾行装,明日一早就出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