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晨一夜未睡,起的比往日更早。在院中练了一通刀法也没有觉得畅快,又叫上安生对打。
海遥看出主子心情不佳,昨夜那面就吃了两口,要是主子一会儿不想吃早饭该如何是好呀。主子喜欢吃饺子和馄饨,她想起周谷经常提起街上的一家馄饨摊子,转身去找了周谷。
周谷道:“这……外面摊子上的东西不好给王爷吃吧。要不,让厨房做?”
“现在做,哪里赶得上呀。你不是总说那馄饨滋味甚好。王爷昨晚就胃口不佳,再过会儿就该用早饭了。快去吧。”
周谷不再耽搁,跑了两步又转去了厨房,提着食盒出了王府。
一大早,街上就满是烟火气。王伯的摊子已经坐满了人,三三两两说着瑞王去含春阁的事。
“啥?瑞王去了含春阁?”
“这事昨晚就传遍了,你还不知道?”
这人眼睛瞪得像铜铃,道:“瑞王咋能去那地方?一个小娘子,去那作甚?”
“嘿嘿,听说是去找含春阁的头牌学琴。屁,哪有去那地方学琴的,打死我都不信。”
“那是去干啥?”
“你说去那地方能干啥?”
“啊?瑞王又不是男子。”
“这你就不懂了吧,京中权贵众多,好些都养着小倌呐。谁说瑞王不能养妓呢。”
……
黄顺在旁边听了一耳朵,也是大叹惊奇。但自上次因说了瑞王的浑话而向王伯下跪认错后,他便长了记性,不再瞎嚼舌根。而且,他是打心眼里佩服瑞王立下的功绩,不愿再说瑞王的不是。
王伯听着嗡嗡嚷嚷,心里也犯嘀咕。他正往大碗里装着馄饨,一抬眼看到了周谷,道:“小谷子来了。先找个地方坐,马上给你煮一碗。”
这一声,摊子里识得周谷的人都闭上了嘴。不明所以的人也跟着不说话了。
王伯的女儿果儿听到爹的话,停下了手中包馄饨的动作,转头看了过来,正好和周谷视线相触,赶紧低下头去。
周谷看着果儿,笑得欢喜。见果儿低下头,他多看了两眼才收回视线。
王伯把盛好的馄饨端给了一桌,回来接着煮馄饨,道:“你咋还站着,快去坐呀。”
周谷笑呵呵的道:“王伯,今儿我不是来吃馄饨的。”压低声音道:“王爷想吃馄饨,我想买点生馄饨回去。”
王伯一愣,颇为紧张的道:“王爷金玉般的人儿,我这东西……怎能入王爷的口呀。”
“我们王爷行军多年,对吃食没有过多的讲究。你这馄饨卖了十来年了,远近闻名,王爷也会觉得不错的。”
“那……那要多少?”
周谷想着要是自己多买一些,王伯就能早些卖完,果儿也就能早些回家歇着。
“你这有多少包好的?”
王伯对着女儿道:“果儿呀,包好的有多少?”
果儿看了下,轻声回道:“大概有六十个。”
“这些都要了。”周谷将食盒放到果儿的面前,道:“果儿妹妹,都装到里面吧。”王伯伸手想帮着把馄饨放进去,被他拦住,道:“王伯,还是让果儿妹妹来吧。”
王伯看了看沾着油的手,往身上擦了擦,道:“诶,让果儿装吧。”想起锅里还煮着馄饨,赶紧去看着。
周谷不错眼的看着果儿,嘴角直往上翘。
果儿被看得红了脸,小声道:“小谷哥,你一直看着我作甚?”
周谷傻呵呵的笑着,知道唐突了果儿,道:“果儿妹妹勿怪。”
果儿低下头,将食盒盖好,道:“都装好了。天儿暖了,冻不上了,回去要快些煮了吃。”
周谷接过食盒,连声应下。他走到王伯身前,从怀中拿出二两银子给了王伯。
王伯连连摆手,道:“这些馄饨哪里要二两银子!”
“王伯,收下吧,就当是王爷赏的。”说着将银子塞在了王伯的手里,转身就走。走了几步,回头笑了笑。
王伯见周谷对他笑,感叹道:“这小谷子可真是不错。”
果儿知道周谷是对她笑的,羞红了脸,低头继续包馄饨。
周谷是紧赶慢赶,总算赶上王爷用早饭。这馄饨个儿大馅足,他让厨娘先煮上十个,看王爷吃不吃得惯。
桌子上的馄饨冒着热气,顾晨吃了一个,不禁眯起了眼睛。不多时,一碗吃了个干净。她擦了嘴,道:“这馄饨可还有?”
海遥道:“还有。王爷可要再添一些。”
“这馄饨滋味甚好,再添一小碗吧。”
海遥很是高兴,赶紧吩咐了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