鲤鱼乡

繁体版 简体版
鲤鱼乡 > 我靠科举位极人臣 > 第22章 二二章

第22章 二二章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清儿,怎么样?摔伤哪了?”

顾大伯连忙放下担子,查看顾彦清的伤势,顾三叔更是准备带他回家找郎中看看。

“大伯,三叔,我没事。大冬天穿得厚实,皮都没蹭破。”顾彦清慌忙按住大伯要脱自己裤子查看伤势的打算,恨不得一蹦三尺高的验证自己没事。

正好这时候月亮露面了,顾大伯接着月光仔仔细细的把侄子检查了一遍,确定除了衣服上带点土再没什么大碍才松口气。

“这会儿离家不算太远,要不让三叔先送你回家。”

顾彦清再三保证自己一定会小心,这才打消了顾三叔的想法。

但两个大人也在心里决定后面的路走慢点,迟去一会,少赚点钱也比让侄子再摔一跤强。

趁大伯三叔挑担子的功夫,顾彦清拒绝了二姐三姐要把自己抱起来的提议,拍了拍手上和衣服上的土,然后孩子气的踩了两脚绊倒自己的硬物。

在温柔的月光下,硬物折射出柔和的光芒,顾彦清瞪大眼睛。

好像是个玉佩。

顾彦清在货郎那里见过玉佩,还没他手掌大的玉佩就要五两银子,这个玉佩和他手掌差不多大,起码得十两银子吧?

秋丫在不远处催促顾彦清,他只来得及将玉佩从土里挖出来塞进怀里,然后匆匆跟上去。

一时间也没工夫给大伯他们说玉佩的事。

之后的路程大家速度降了不少,再加上天色逐渐变亮,再没出现变故,一行人顺顺当当的走到了目的地。

准确的说顾彦清是被三叔抱着才顺顺当当的走到目的地。

顾彦清也不复出发前的豪言壮语,整个人跟腌过的白菜一样,他可算是知道三姐为什么嘲笑自己了。

谁能想到他们卯时就出发,一直快到巳时才到石山,足足走了两个时辰。

顾彦清脚底都磨出泡了还不好意思喊累,要不是夏丫眼尖看到他走路有点瘸,估计还没人发现。

“你说说你逞什么能,要不是二姐发现,你是不是还要等水泡踩破了才吭声?”夏丫一边给顾彦清上着草药一边不客气的数落道。

顾彦清知道自己错了,乖乖挨训。

“行了,你就在这坐着,我去前面帮忙了,饿了渴了想干其他事就喊我。”夏丫用一块干净的布把草药包裹住,然后指了指不远处的摊位对顾彦清说道。

这会已经快到了晌饭时间,那些服徭役的百姓还没结束劳作,来用饭的是一些兵卒,他们熟练的要一份豆腐脑,然后在隔壁摊位拿三四个烧饼泡进去,随意找个地方几口就吃完了。

顾彦清粗略的将四周打量了一下,发现这里的摊位不少,除了他们家的豆腐脑摊子和隔壁的烧饼摊,还有卖面食卖肉饼等好几种吃食的摊位,其中面食摊位前的人最多,一碗只需要五文钱,不够还可以免费加面,在这里服徭役的百姓出来吃饭首选就是这家。

卖面食的是一对上年纪的老夫妻,非常和蔼,顾彦清脚上的草药还是对方给的。他们有个独子被征到石山服徭役,夫妻俩没怎么商量就来这边支起了这个小摊子,赚不赚钱都无所谓主要是能离自己儿子近一点,结果没想到做出来的阳春面还挺受欢迎。

唯一的缺点是老两口速度太慢,有时候等半个时辰都吃不上,来迟的人都去吃其他饭,老夫妻俩也不阻拦,所以他们在这里人缘还挺好。

“哎,那边的小孩,去给我盛碗面汤。”一个兵卒不客气的对顾彦清喊道。

秋丫见了第一时间过来帮对方盛面汤,没想到对方直接泼了碗里的面汤,一脸蛮横:“我让你盛了吗?你是不是耳朵聋了?”

前面这句是对秋丫说的,后面这句是冲顾彦清喊的。

顾彦清轻轻对着三姐摇头,然后一瘸一拐的接过碗去盛面汤。

走了好几米远顾彦清还能听到身后肆无忌惮的嘲笑声:“我说十七,你现在可真是出息了,连个瘸子都欺负。”

被称作十七的兵卒骂骂咧咧:“娘的真是晦气,我怎么知道他是个瘸子。”

顾彦清将汤碗端过去,对方挥手让他赶紧滚,态度非常不耐烦。

顾彦清面色如常的离开,看似是找了个不远不近的地方蹲下看起了蚂蚁,实际上一直在留意这两个兵卒的动静。

他刚刚就注意到这两个人了,虽然穿着打扮和普通兵卒没什么区别,但顾彦清自从遇到干娘,感官敏锐了许多,隔着好几米远都能闻到一股浓郁的、挥之不去的血腥气,比他们镇猪肉店的血腥气还要大。

没等多久,顾彦清就听到两人压低声音争吵起来。

声音压得特别低,要不是顾彦清感官比常人要敏锐好几倍只怕也只能看着两人嘴唇动了,饶是这样他偷听得内容也是断断续续的。

“……死了……玉佩……”

顾彦清嚯得抬头,手用力压住砰砰直跳的心,然后若无其事的继续看蚂蚁。他不能有大动作,以免引起那两人的怀疑。

不知道蹲了多久,顾彦清腿都要麻了,那两个兵卒终于离开了。

顾彦清隔着衣服摸了下怀里的玉佩,还是下定决心先不告诉别人,不管这玉佩是不是他们要找的东西,保险起见还是先留在这里吧。

想到这顾彦清开始呼唤自己的干娘:“干娘,你可以帮我保管这个玉佩吗?”

正在另一个时空打工的系统忙里偷闲的过来看了一眼,然后爽快开口:“可以,但你每年要支付十个学习积分作为保管费。”

系统自己是有随身空间的,虽然只有十平方大小,但它除了在现代买一些宿主以后可能会用到的物品之外,并没有放其他的东西,所以空地方挺大,放一个玉佩根本不是问题。

收宿主的学习点数也只是为了不然他养成有问题就找自己的惰性思想。

顾彦清点头同意的刹那,便感觉到自己怀里的硬物消失不见。他长出了口气,整个身体都放松下来。

随后便把这件事暂时放在一边了,玉佩有干娘保管,谁都找不到。

他们家豆腐脑的摊前排了不少人,顾大伯他们都忙的脚不沾地。夏丫作为顾家最有厨艺天赋的孩子,在给豆腐脑调汁。顾大伯负责盛豆腐脑,顾三叔收钱,秋丫帮忙端饭,每个人都分工明确。

顾彦清帮着秋丫端饭,这会吃饭的都是普通百姓,态度不能说很好,但也比那些兵卒要好,有些看到是小孩给自己端饭还会搭把手,没一会儿准备的两大桶豆腐脑就卖光了,比平时收摊还要提早半个时辰。

回去的路上,顾大伯一个人就能扛着两个木桶,顾三叔抱着顾彦清,一个时辰就到家了,正好在村口和去镇上卖吃食的顾爹他们遇上。

“二弟二弟妹,今日怎么收摊这么早?”顾大伯看到弟弟一愣,忍不住问道,这可比平日早归家了一个时辰。

顾爹一脸喜色:“大哥,先回家。”

顾大伯看了看周围伸长耳朵想偷听的村里人,反应过来:“是是是,有什么事回家再说。”

“豆皮全卖光了?”顾老婆子有些惊诧的问道。

豆皮的定价可不算低。

一斤黄豆能做三斤豆腐,相当于一板,也就是说能卖三十文。

一斤黄豆煮出来的豆浆能做十张豆皮,一张五文钱,能卖五十文钱。

只有豆竹一斤黄豆只能做出来三四两,所以定价稍微高一点,一张卖二十文,今天刚开始卖没有卖完在意料之中。

但豆皮卖完就完全出乎大家的意料了。

“是啊,这还多亏了二丫头早上做的那份凉拌豆皮,滋味好的不得了,大家都抢着买。”顾有粮摸了摸脑袋憨笑着说道。

顾大伯娘眼热豆皮卖的价高,出主意道。“爹,娘。咱们以后可以多做点豆皮,比做豆腐划算的多,豆竹价格高也没什么人买,还是少做点,省得卖不完放坏了。”

顾老婆子看了看没卖出去多少的豆竹,有些迟疑:“那就……”

没等说完顾老婆子话说完,顾彦清就打断道:“奶,豆皮可以多做,但豆竹也不能少。现在天气已经凉下来了,豆竹晒干起码能放一个月,不怕放坏。”

“一个月之内,咱家的豆竹一定能卖出去。”

豆竹和豆皮都是顾彦清指点着做出来的,所以大家对他都是完全的信任,也就是多煮两锅豆浆的事。

退一步说就算卖不出去自个家里也能吃。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