鲤鱼乡

繁体版 简体版
鲤鱼乡 > 表妹门前是非多 > 第182章 第 182 章

第182章 第 182 章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白鹭在书案旁又添了盏灯,看着沈清晏一脸困倦却还强撑着,用双手手指撑开自己的眼皮,将那一条又一条的记档翻来覆去地看。

白鹭心中不由暗叹,早知今日还不如当日被汪令笙算计了来得爽快。

汪令笙代为打理后宫诸事这么多年,却因为对这个未来的朔阳王妃训斥几句,就落了个权柄旁移的下场。此等之事,晟王自然是生气,气得又将自己反锁到了书房里头。

而宁玉阁里头,林美人因为这事,又开始皱起了眉头。

要想承宣王世子得继大统,那必须得是朔阳王式微离京才行。如若不然,他一个嫡出皇子,正位东宫名正言顺。

而如今,汪氏权柄旁移,晟王式微,眼瞧着就要大局将定了。

既然汪氏的权柄能落到郑氏手上,那郑氏的权柄,也照样能落到自己手上。打定主意,林美人自也不忘着人递消息出去。

汪贵妃权柄旁落,落到了郑贤妃手中,这本该是郑氏一族都为之高兴的事,毕竟这一人得道,鸡犬升天呐。

可是,这郑老太太却高兴不起来。

不为旁的,正是因为这郑贤妃从前未掌权柄。就已经巴不得看着郑氏全族人走茶凉了。如今大权在握没有直接有事没事给族里子女指个清贫婚事,郑氏全族就得阖族拜谢了。

郑贤妃之所以这么不待见郑氏一族,也实属正常。用沈清晏的话来讲,这事若摆到她身上,她定然要将昔日那些欺负过她的人尽数都给安排得妥妥当当才行。

这郑贤妃的阿娘原是郑老太太的女儿,禀着自己一惯的优良品德,郑老太太自是要将自己这个女儿利用得彻彻底底才好。只是可惜,郑老太太的夫君守诺,曾与自己的同窗许过一桩婚事。

多年后,那户人家寻过来,郑老太爷自然是要守诺兑现。

可郑老太太便不乐意了,毕竟那户人家依旧只是乡间农家。虽他们在乡间有个十几亩田,三十几亩的山地,在当地也算得上有些名气。

但毕竟彼时郑家老太爷已然入仕,郑老太太亦不愿将自己长女送去与个农家子成亲,便以官民不婚为由,想要拒了。

可郑贤妃的阿爹也是个争气的,他虽出身寒门,但胜在身负实才,当年也是个进京待考的举子。那户人家在此时提出来,自然也是有两副打算。

若是郑家应了,自然可以提携自家孩儿;若是郑家不应,那自然郑老太爷也会给予补偿才是。如此一来,在这等待考的档口,那户人家将这桩婚事提出来百利而无一害。

郑老太爷要脸面,自然不愿落个背信弃义的名声。而郑贤妃的阿娘既是长女,又是最不受郑老太太待见之人,自然就被推了出去守这一门婚事之诺了。

不过好在那永家也是真心实意待郑贤妃的阿娘,而郑贤妃的阿爹也争气,当年也中了进士,虽是名次不佳,但有郑老太爷帮衬,到底是得了个去偏远之地当个小官的机会。

而这么一当就是许多年都未再挪过地方,直到后来连年战火,郑贤妃的父母皆因守城而亡。之后,郑贤妃便被送回了永家乡间。

而郑老太太将自己的女儿,还有能拿捏的族中女子都一一安排利用了,嫁给了京中多家权贵子弟。为妻为妾都不重要,只要将来能讨得郎君欢喜,能在郑家需要之时帮把手,便行了。

只是郑老太太将事看得太简单了些,她自以为自己算无遗漏,可那些在她眼中的好亲事,却都是将一个又一个的女子推入火坑。

那些女子起初还会对郑老太太言听计从,待她们都已然在夫家站稳了脚跟,自然就开始慢慢怠慢这位送她们进来的‘恩人’。

郑老太太眼看着身侧再也无人可用,便想起了那个一直被自己扔在脑后多年不曾想起来的长女,还有那个从来都不待见的外孙女。

于是,她便亲自去了永家,借口说郑贤妃年岁见长,终日待在乡野之地终会误了她的前程,不若就随自己去了都城,好歹还能借着外祖家的声势,替她在都城寻一户好人家。

这永家虽是出了一位当官的,但余下之人都是些个目不识丁只会田野劳作之人。永家族中长辈虽是不舍,但也觉得郑贤妃去都城于她而言也是一桩好事,便也同意郑老太太将她带走了。

这一带,便让郑贤妃那些年的日子过得苦不堪言。

自然,在郑老太太的谋算之下,郑贤妃也确实成了郑氏一族最为出息之人——她与当年的先帝十子秦王萧烺互许了终身。

只可惜当年储位之争,秦王失踪,继而又诏告天下秦王已故。

郑老太太眼见多年谋划落空,便想让她入宫为先帝妃子。若非当年景帝先将郑贤妃纳进了府里,如今她还真不可能活在世上了。

有着如此前尘往事,郑贤妃没有直接将郑氏全族都赶出都城,真的算得上大度了。

郑嫣低垂着头跪坐在矮桌后,看着自家曾祖母来回踱步的模样,心里也是七上八下的。

这郑嫣的阿爹,便是那位将别家房梁通体染了个螳螂色的人,也是郑氏老太太最喜爱的一个儿子。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