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延这么轻易地卖掉方子,其实是有原因的。首先山上的魔芋已经被挖得差不多了,程延去山上逛了几圈才又发现一处地点。
程延并不担心赵掌柜找不到魔芋,他们家开酒楼这么多年,关系网肯定比程延想象得多,但程延只是一个普通农家子,知道的就山上,也可以找人收购,但这样一来成本大大增加。
至于脆皮肠,赚是能赚钱,但都是辛苦钱,程延每天剁十几斤肉,累得手指发麻、手臂酸疼。就这样干了一个月后,程延想,这钱还是给别人赚吧。
程延一家不用每天忙着做吃食,倒也过得清闲。程延每天的任务差不多是做饭和送大程二程上下学。家里的杂活有小五和阿兰做,谢哥儿没事干,又开始绣起帕子荷包之类的小玩意。
家里每个人身上都带着谢哥儿绣好的手帕,程延身上还比其他人多了一条。
这天程延和谢哥儿接完大程二程下学,打算去买辆驴车。天天来回走,程延的鞋子都快磨平了,跟谢哥儿商量一下后,马车太贵,牛车又太大,决定还是买个驴车好。
这些日子不用干活,程延整体换着花样做着有营养的吃食,谢哥儿和大程二程被养得重了五六斤。脸上的肉多了不少,跟程延刚醒来时判若两人。
谢哥儿脸上的气色好了很多,脸色红润,此时抱起一只黄色的小狗崽,笑容明媚:“阿延,你快来看看这些小狗,好肥。”
要买驴车,程延先带着谢哥儿和大程二程来到这个集市,类似现代的猫狗宠物市场,主要是卖活的动物居多,小一点的鸡鸭兔子,也有大的牛马驴。
各式各样的动物叫声与人的声音混杂在一起,热闹也有些吵闹。
几人刚到,谢哥儿和大程二程已经被毛茸茸的小动物吸引住,完全忘记来这的目的,根本走不动道。
谢哥儿左右手各牵着大程二程,此时在一个卖小狗崽的摊前,摊主是一个上了年纪的老伯。谢哥儿询问老伯能不能摸,老伯笑呵呵地点了点头。
父子三人当即上手摸了起来,感受到毛茸茸的触感后,露出三个同款灿烂笑容。
小狗崽应该是刚断奶,被老伯养得肥嘟嘟,一点也不怕人。大程摸的那只还时不时地伸出舌头舔他的手,微痒的感觉让大程咯咯笑出声。
程延看着他们沉浸在撸毛茸茸的快乐当中,最终还是忍不住咳嗽一声:“该走了。”
“阿延,你看它们是不是很可爱啊。”谢哥儿抱起小狗崽,意有所指。
程延假装没看懂,顺着他的话点了点头:“是挺可爱的,但我们得快去看驴车了。”
谢哥儿见程延竟然没有说出自己想听的那句话,笑脸一僵,只好自己说了:“阿延,要不…咱们买下来吧,长大了也能看家护院。”谢哥儿看着程延的眼神有些殷切。
还在摸狗崽的大程二程耳朵一动,也立即睁着两双乌溜溜的眼睛,仰着头看向程延:“阿父~”
被水汪汪的三双眼盯着,程延铁石心肠,不为所动,摇了摇头:“家里有两只兔子了,不能再养了,等会家里还要添一头驴。”
虽然大程二程每天上学,那两只兔子被他们养得还不错,每天下学后都去摘些草给它们吃,现在已经不是只有巴掌大小了。
听见程延的回答,三人失望,小脸顿时垮下来。
“阿延,买吧买吧,它们这么小,吃不了多少的。”
“阿父最好了~”
谢哥儿抱住程延,大程二程抱着程延的大腿,最终程延抵不过他们的撒娇攻势,答应下来。
总共有三只小狗,毛发都是黄澄澄的,都是村里的小土狗,老伯没要多少钱,十来文,还送了一个竹筐装着,还是由程延背着。
小狗买了,谢哥儿三人又开心了,催着程延快点买驴车后早点回家。
程延无奈,但也不磨叽,问卖驴车的找了头年轻健壮的驴,满意后很快就爽快给钱,以至于卖驴车的又送了些驴吃的干草。
一家人赶着驴车回家了。谢哥儿他们坐在车后面,装小狗的竹筐也放后面了,几人时不时地摸摸筐里的小狗。驴车角落还多了几抹嫩黄色,仔细看是十来只小鸡仔。
程延赶驴车准备回去时,谢哥儿看见有人在卖,想买来养大后杀了吃。这次程延没反对,家里都要养这么多动物了,多养几只鸡也不算什么,养大能吃,也不用去买别人家的。
自从程延一家搬回青砖房后,在村里又受关注起来。村里人知道程延一家天天去县城做生意,好像能赚到很多钱,大程二程都被送去读书了,还找了两个人当帮工。
有人眼红,但大多数人也只是听听就过去了,别人赚再多钱也不会给自己花。但看着程延一家赶着新驴车回家,心中不免羡慕。
“哎,这延小子到底赚了多少钱,他们现在也不做生意了,咋还有钱买新驴车啊?”
“这驴车看着应该不便宜,你看那驴,精神得很,看着又壮实。要是我也有一头就好了。”
“延小子卖的吃食老贵了,但还是有很多人来买,我那大侄子去县城的时候还去打听过。”
“那怎么不接着卖了?要是我,我得卖一辈子。”
“听说是得罪了人喽,人家不准他卖了。”说这话的人声音不自觉地变大,隐隐带着幸灾乐祸。
其他人也是人精,纷纷不搭腔了。虽然他们羡慕人家会挣钱,但也不是那种盼着别人不好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