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院建立在山脚下,周围种植着高大的树,凉风吹拂,很是宁静祥和,是个读书的好地方。
方洛轻车熟路地走进书院,穿过一片茂盛的竹林,耳边孩童的读书声越来越清晰。
程延眼前出现一座两层高的小楼,走进一看,里面十来个孩子在摇头晃脑地读书。
方洛带着程延几人上去二楼,敲敲眼前的门。
里面传来一个苍老的声音:“进来吧。”
“有何事?”面前的人发须皆白,面目柔和,气质儒雅,不禁让人下意识尊敬起这位慈祥的老先生。
“周老先生,我的一位朋友想让他的孩子来这读书。”方洛朝面前的人拱手道。
“孩子想读书是好事。”周老先生喝了一口茶,慢慢道,“孩子呢,让我看看。”
“大程二程,过来,让先生看看。”程延喊躲在谢哥儿身后的两人。
大程二程是有一点怕生人的,但阿父的话他们肯定得听,只好慢慢磨蹭到周老先生面前。
周老先生微微低头,看向这两个小娃娃,“还是双胎啊,你夫郎可是辛苦了。”
周老先生抬起眼看了下谢哥儿,视线又停留在程延身上。
程延拱手:“是晚辈有福气,晚辈会好好照顾夫郎和孩子。”
周老先生微微颔首,“你们可知晓这束脩一期需多少?”
“晚辈已知晓。”来的路上,方洛已经跟他们说过了,一期要五两银子,一年有春秋两期,一期三个月,蒙学需要读两年。
“好,此时便可交束脩,明日便可送他们上学,巳初上学,申时下学。”
程延拿出五两银子放到周老先生的桌上。
“行,无事便可回去了,明日记得准时送孩子来。”
程延几人再次拱手后离开,沿原路走回。
正当方洛想跟着程延一起走时,他被他的夫子抓到了。
虽然方洛让大程二程读书,他自己却不是个爱读书的,这次他也是偷偷溜出来。
“方洛,还不跟老夫回去念书,还想跑到哪里去?你爹可是让我好好关照你。”那夫子脸上带着怒气,伸手扯住方洛的后领,将人扯走了。
“程哥,我下次再来找你啊。”方洛不死心地挣扎,但逃不出夫子的手。
程延默默地看着方洛被带走,转身带着夫郎孩子离开了,反正方洛是不会有事的。
程延和谢哥儿回到家后,依旧将今天赚到的钱全都拿出来数了一遍。
“有二两多啊。”比昨天挣得多,谢哥儿是笑着的,但没有昨天第一次挣到钱那样开心,“挣的钱是多了,但是也更累了。”
谢哥儿微微叹了口气,昨天下午一直到今早,忙得不带停的,阿延比他更辛苦。不过一天就挣到了穷苦人家一个月都挣不到的钱,累点也是应该的。
“我们要一直做这个生意的话,得多找两个人来。还有山里的那些魔芋,也不是一直有的,迟早会挖完,到时候就得雇人找或者雇人种。”程延开口道。
“还是继续做着吧,山里那么大,说不定别的地方还有。要是以后每天都卖今天这个量,确实得找人帮忙,赵哥儿可以算一个。”
谢哥儿点头,但如果请赵哥儿,赵哥儿只能帮忙削皮磨浆,煮魔芋这事不能让他来。不是他不相信赵哥儿,但万一赵哥儿不小心说漏嘴。
谢哥儿脑中突然闪过一个念头:“阿延,你觉得我们去找牙人买两个人怎么样?”
很多显贵人家、有钱的商人府中都有奴仆,有签活契的也有死契的。活契没有死契让人放心。
程延想了一下,觉得可行,“我们家还剩多少银子,两个人应该不便宜。”
谢哥儿弯腰从床底下找出荷包,将钱全部取出来,跟今天赚到的钱放一块。
“都在这了,还剩十多两。”谢哥儿大致数了数后,突然笑出声:“阿延,我们这两天赚的还没有今天花的多,有种白忙活的感觉。”
程延看着谢哥儿笑,不自觉勾起嘴角:“这怎么能这么算呢,至少我们大程二程明天就能上学了。”
“等等。”程延突然意识到一个问题,“他们有大名吗,这是他们的小名吧。”
谢哥儿被程延看得有些心虚,毕竟这么久了他都没给两个孩子取名字,谢哥儿弱弱说道:“这不是等着你醒来,想让你这个阿父起名字嘛。”
谢哥儿确实是有这个想法的,而且那时候自己产后很虚弱,还要照顾养活两个孩子,加上程延昏迷,得想尽办法找大夫,更无暇顾及其他,等谢哥儿回过神来,已经叫大程二程好久了。
程延没有责怪的意思:“那我们现在想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