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历三月,崑西进入春茶采摘时节。
龙彦北因伤不便出门,坐镇宅里主持北宅采茶。
前一年冬天,北茶居的杏酪和葡萄酿卖得红红火火,在崑西百姓中积累了很好的口碑,一下子就冲淡了之前因为风水问题影响的北宅茶叶。
加上龙彦北在茶叶上市前找人关注舆论,防止再有人拿去年的风水问题做文章,北宅的茶叶一入市就凭借新嫩鲜爽的良好品质,销售得十分顺利,第二批茶叶甚至还没等运出茶园门就被崑东崑南的茶商预定了。
在市面上抢不到北宅茶的茶商纷纷上门求茶,一时间北宅门庭若市,车马盈门。
可好景不长,就在春茶采摘临近结束的最后几天,北宅的茶园突然来了几个崑西府的衙役,那衙役一到就命人封了茶园,说是收到茶工举报北宅茶园用工超时。
茶园的伙计处理不了,赶紧到宅里报信。林轻正在前厅,听了报信伙计的话立即就让墩叔备车往茶园赶,临走时她想了想,特意嘱咐墩叔,先瞒着龙彦北。
平权运动过后,平权军掌控了崑西崑东和崑南的府衙,虽然世家贵族仍拥有巨大资产,但至少人不再分等级,而且所有劳动者都获得了劳有所得的权利。
平权时不但要求世家贵族拿出补偿款,各地府衙也颁布了保障劳工利益的法规条例,用工时长标准就是其中的一条。
去茶园的路上,林轻坐在马车里,心里琢磨着刚刚伙计禀报的用工超时的事。
茶园从西宅接收回来就一直由龙彦北管理,林轻虽没多过问,但她相信龙彦北绝不会在用工时长一事上苛刻茶工。
自从那日龙彦北与她提到龙家在崑西的地位和其他世家关系之后,除了崑西海家、刘家等几个大户,林轻自然想到的就是崑西地区最高管理机构——崑西府——也与北宅有着一定的关系。而今日是她管理北宅产业以来,第一次有崑西府的人找上门,竟是因为“举报”。
林轻不知这“举报”里究竟真假几分,看来只能到了茶园看看这衙役是怎么说了。
林轻在茶园门口刚下马车,就听见门房里吵吵嚷嚷,接车的伙计面露难色,小心翼翼地说:“姨太,钱师傅和几个官爷在门房里,我们好茶供着,可那官爷脾气实在是大,坐了会儿就不耐烦了。”
伙计口中的钱师傅是茶园管事人老钱,他是北宅的老人,龙四在世时就由他管理茶园,经验丰富,为人处世得当,如今年岁大了,头发都白了一半。
林轻以前就认识老钱,知道他做事靠谱,绝不会怠慢这些衙役。
林轻点点头,接车的伙计便退到了一旁。
一进门房,林轻就看到四个身高马大的衙役瘫坐在木椅上,两个腰间带刀的正喝着茶,另两个趾高气昂地朝沏茶的老钱不耐烦地说着什么。
四人见林轻进了门,上下打量一番。
老钱一见林轻进屋,赶紧把林轻迎进来,给衙役介绍道来人便是北宅姨太。但其中三人听闻连身都没起,只有一个稍微斯文些的衙役站起来朝林轻点头示意。
林轻从没与崑西府打过交道,以前龙四在世时,府丞是由贵族世家选出的人来担任,这被选出来的府丞往往并不来自最大的权贵世家,但必是知书达理也能权衡世家利益的人,据说宋怀轲宋家祖上就有人担任过崑西府的府丞。而如今,各地府丞都是从平权军军长中选出来的德行好、最有威望之人。
就算府丞有学问有威望,但也是原来的奴籍,而府衙的衙役官人就全都是当初参与起义的奴籍劳工了,这些人多是鲁莽武夫,得了些权就狂妄忘形。
面对几个人的无礼,林轻没有在意,她在那四人对面坐下,先开口问道:“四位官爷,我听说是有人举报北宅茶园用工超时,想问一下,是何人举报?是否是北宅之人?”
“这个不能说,我们只是接了举报,来核实的,如果确实存在这种情况那就得罚。姨太也知道,如今的天下可不只是贵人们的天下了,平权之后,任何人都享有一席之地。”
见茶已见底,林轻摆手让老钱给衙役倒上,微笑道:“官爷说的是,自平权之日起,北宅也是事事遵照律法,这‘举报’恐怕是个误会。”
其中一位衙役哼笑了声:“究竟是不是遵照律法,又是不是误会,那得看核实结果。”
“那要如何核实?”林轻问。
“我们会与茶工一一谈话,了解真实用工情况。不过这事姨太得回避,这个管事的也得回避,不然你们在跟前我们问不出实话,害了茶工利益我们回去可没法交差。”
林轻让人安排好四位衙役,好茶好吃的伺候着,她自己在茶园附近找了个地方歇息下来。
茶园用工人多,但北宅从来都秉承龙四太太在世时的待人理念,给勤恳做事的下人尽量好的环境和待遇。
加上北宅前一年年末生意大有起色,年前还给大家发了红包,林轻相信.访谈自然会有公正的结果。
于是她便望着碧绿如染的茶园,赏着茶景,脑中理顺起毒饲料一事搜集来的线索。
过了大半日,下人来请林轻回茶园,刚进门房,那长相斯文的衙役便拿出白天访谈的记录,而另外三个人懒散地站在一边,斜睨着林轻。
“北姨太,我们是秉着公正严明的态度谈了茶园所有的茶工,不过结果是八成的人都反映北宅茶园确实存在用工超时的问题,访谈字据我们会保留,过几日会府里会送来处罚结果,今日还要谢谢北姨太的款待。”
说完,衙役把访谈的字据往桌上放了下,可还未等林轻看清就又收了起来,根本不容林轻质疑。他们提着腰间的刀,仰着头大摇大摆地走出门房,离开了茶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