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会的,戏就是戏”
车媛在紧张中看完了首映,元彬陪她离开影院时说了句“你是一个能成就演员的编剧”
“你把说的太厉害了,是雨盛哥成就了我的作品。他比所有人想象中更要厉害”
郑雨盛在电影中饰演了一个因精神疾病逃脱法律制裁的杀人犯。影片开场就是在法庭上的一幕。他衣着整洁,面带微笑,从头到尾都没有任何情绪上的波动。
故事展开在他进入精神病院后,这里的人都有各种各样的精神问题,两相对比下,显得他格外的正常。
来到这里的郑雨盛发现这个世界更“有趣”,他体验过杀人的感觉,没什么意思,不如操控人心来的好玩。
一开始除了医生和护士他接触不到其他人,在他的语言暗示下,逐渐取得了信任。到后来他可以出门走动。
在他接触到的病人中,不乏高智商者,他企图操控别人,别人也在试图操控他。接触到的人越多,他的思维越发混乱。
从一开始的平静到后面的疯魔。故事的高潮在护士被发现死亡,郑雨盛作为第一嫌疑人被提审。
审问的警官正是之前逮捕他的人,在问询前,警官一直表示,他的精神病是装的,为了逃脱法律制裁。直到见到他本人,和之前大不同,无论是衣服还是发型都太凌乱了。说话也没有逻辑,他好像真的精神状态出现了问题。
先后几次提审,从警察到检察官,再到律师,见到他的所有人都说,现在的他可能真的出了问题。
就在这个案子即将停摆的时候,郑雨盛自杀了,在就医后,被严加看管。有人对他的状态一直持有怀疑状态,觉得他为了逃跑装作这样。
可就在这样严格的环境下,他被发现自杀了,在医院的病房里。用的是一把手术刀。
嫌疑人自杀,案件好像结束了,主人公不在了,故事好像也要结束了。画面再回到精神病院,镜头中只有一双手,在擦拭一把沾了血的手术刀,有一个好像郑雨盛的声音再说“秩序不能被打破”
影片到此结束,车媛对于这部作品,不满意的地方更多“我有些强行制造悬疑了”
“换成任何一个悬疑类导演,他的转场和音效都会更紧张。我之前觉得你请李导是为了出口气,现在看来,是为了画面感。在精神病院里,大量用了暖色调。如果单看画面,我一定不认为这是一部悬疑片。这样的割裂感,配上的转变,显得整不影片都更诡异。很有趣”
“雨盛哥最开始担心的是,他没办法表达出这个人物的复杂。我就在想如果往悬疑走,配上昏暗的画面和音效,他整个人都会显得十分阴冷。这不是我要的,我希望他这个人物能平一点,之前导演们拒绝我,想换掉雨盛哥的一个很重要原因是,他很难阴暗。我找李导的时候,我们聊了一下我对剧本的想法,和我为什么要用雨盛哥,导演很赞同我的说法。他们都认为越是正面的人,阴暗面才越发黑暗”
“你们的合作还算是成功,但也有不足”
不足在哪里元彬没说,车媛也没说,郑雨盛在和兄弟喝酒的时候说了“再给我几年时间,再回头去演这部片子,一定要比现在好。”
“说实话你的发挥已经出乎意料了”
“我可以更好的,她的作品值得一个更好的演员”
影评人对于两个人的再次合作评价就直白了很多,直言郑雨盛演技上的缺点很大,他没能完整支撑起这么复杂的一个人。车媛在制造悬疑上太过生硬,就转型而言,还算成功,可就作品而言,算不上他们最好的水平,如果在经历时间和沉淀后的他们,应该能拿出来更好的作品。
车媛对于自己作品的不成熟,还是认可的,不是演员的问题,是她作为编剧的失职。
“哎,我还是需要沉淀啊”
元彬对于她躺在自己腿上,指挥自己喂水果这一状态,看不出来一点沉淀的痕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