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蓉城可是边城,听闻那里是大山腹地民风彪悍,女子都泼辣不习诗书女红,嫂嫂看起来倒是温柔娴静。”下方一粉衣女子接话。
她是柳姨娘的三女,林琪燕。
此话一出,热络的氛围瞬间降至冰点。
周围的小姐公子哥们大多都眼里带着些不屑和嘲笑,林府何等尊贵,和一小城平民女子做亲戚,真真是掉了价。
“可曾读过什么书呀。”林老太君问。
若瑶有些紧张发怯,耳鳃发红,不知如何作答,她读了不少书,可大都是些游记散文,说什么好呢?
“《诗书》,《孟子》,《左转》,孙儿都教习过她,不过她愚钝,只是略习得几个字罢了。”林君尧声音温润如玉回了林老太君的话,又转身向那粉衣少女道:“倒是六妹,该看些《女则》《女训》,学学女德了。”
外表玉树兰芝儒雅清俊的林君尧,眼里却是带着压迫和不容置喙的凌厉。
那粉衣女子不敢在看林君尧,拿了茶杯喝水,掩饰自己的慌乱。
这个林君尧,小时候不是任由她们姊妹几个欺凌的吗,怎么这次回来,变的气场这么强大。
“尧哥哥如今可是恩科甲等第一名,如今又官至大理寺少卿,教嫂嫂的学问还是绰绰有余的,六姐姐担心这些做什么,还不如想想,今晚的家宴,合不合嫂嫂胃口呢。”林玟圆瞪了一眼那粉衣少女。
“听闻容州人吃辣,我也爱吃辣,晚间的席面盼得多几个辣菜才好呢。”林玟圆对着若瑶笑道。
“正是了,儿媳还要照看晚间的席面,枫哥也要吃奶,儿媳就先告退了。”覃氏将枫哥儿抱给一旁的下人,对林老太君道,随即又走到若瑶跟前脱下了手上的镯子,故作殷切道:“这段时间忙着君安的婚事,也照顾不了你夫妻俩,这个红河玉镯质地温润,寓意吉祥,送与你权当见面之礼。”
若瑶连忙伏身行礼:“多谢母亲了。”
覃氏一走,长房的庶子庶女们也以帮忙的理由,一起行礼告退了。
林老太君示意旁边的丫鬟,拿出个红木的盒子,丫鬟走到若瑶跟前打开,里面是件叠放整齐的雪白狐皮袄子,领口上的皮毛还栩栩如生,融融温润,老太君笑道:“你长在西南,上京气候比起哪儿冷了不少,不知尧哥儿为你置办了厚实的衣物没有,这个皮袄赐予你,入冬时别叫你冻着。”
若瑶听了慌忙起身,很是惊喜感激涕零的拂身行礼:“孙媳谢过老祖宗。”
这个礼物真是深得她的心,真让她觉得心里暖暖的。
林君尧和若瑶二人又和众人唠了唠家常,领了不少在场长辈的见面礼,林老太君嘱咐了两人些许,半个时辰两人才出了慈安堂。
本来二人还要去拜见侯爷和林君尧的二叔的,可是侯爷今日在前厅忙着招呼贵客,二叔又在道观里整日的修炼早就传人来说不消去拜见了。
两人只好回了逸云轩,只待晚间去吃席面就好。
今日回林府,正好赶上了侯爷林裴度的生辰,宴请了不少豪门贵客,就连那丽妃娘娘生的三皇子,六公主都前来祝寿,林府自然是无暇顾及二人。
林君尧回蓉城本就是临时告假,如今回到上京还有一堆政务要处理。
回到了逸云轩,这里虽布局狭小,但收拾得干干净净,若瑶很喜欢,林君尧给若瑶泡了壶茶,碎碎念的交代了好多事情,亲亲她的额头,便回大理寺了。
若瑶不舍的送他离去。
喝一盏茶的功夫,清风便说八小姐林玟圆来找她玩儿了。
林君尧说那丫头从小父母不在身边教养,大大咧咧,无心机城府,自己无聊时可与她多亲近。
这般想着,若瑶便笑着迎接这个妹妹。
“妹妹怎么有空此处玩。”若瑶幸运流水的坐在席坐前为林玟圆斟了一盏功夫茶。
林玟圆来逸云轩可是走了好一会正渴呢,端起茶杯一饮而尽。
“嫂嫂是不知道,前堂的客人到处都是,吵得要命,我正想去那里躲躲清净呢,就想起嫂嫂这里了。”